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5月13日,最高法發布人民法院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全國首例涉及“暗刷流量”虛增網站點擊量的案件入選。
2017年9月,許某通過微信向常某某尋求“暗刷的流量資源”,雙方協商后確認常某某為許某提供網絡暗刷服務,許某共向常某某支付三次服務費共計一萬余元。
常某某認為,根據許某指定的第三方CNZZ后臺數據統計,許某還應向常某某支付流量服務費30743元。許某以流量摻假、常某某提供的網絡暗刷服務本身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為由,主張常某某無權要求支付對價,不同意支付上述款項。隨后,常某某將許某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請求判令許某支付服務費30743元及利息。
一審法院判決駁回原告常某某要求許某支付服務費30743元及利息的訴訟請求;并作出決定書,收繳常某某、許某的非法獲利。一審判決作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北京互聯網法院認為,“暗刷流量”的行為違反商業道德底線,使得同業競爭者的誠實勞動價值被減損,破壞正當的市場競爭秩序,侵害了不特定市場競爭者的利益,同時也會欺騙、誤導網絡用戶選擇與其預期不相符的網絡產品。常某某與許某之間“暗刷流量”的交易行為侵害廣大不特定網絡用戶的利益,進而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違背公序良俗,其行為應屬絕對無效。
新京報記者 應悅